华政诉讼法390分 专业课134分经验贴
浏览量:808 回帖数:2
2楼
华政诉讼法考研经验
—— 初试390,专业课134,同时过司考经验
写在前面
先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是华政本校的,去年一次通过司考和考研,司考是428分,考研初试成绩是390分(其中专业科134法综114□□65英语77)。复习时间从3月份持续到12月份。虽说是经验贴,但是学习是没有万能套路的,都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说我是在司考结束后临时起意要考研,九月份司考结束前都没有花时间准备考研,之后的复习也就比较紧张,所以下面的建议大家视情况参考。
一、司考篇
各科老师
刑法:刘凤科;民法:钟秀勇;刑诉:左宁;民诉:戴鹏;行政法:徐金桂;商经:鄢梦萱;三国法:杨帆;理论:白斌;卷四:杜洪波
复习安排
(一)第一轮:视频+刷题(3月-7月初)
首先,第一轮要稳扎稳打,特别是刑法和民法,即使二战也不能放松这两门大部头。其次,我第一轮并没有边跟视频边做真题,是在第一轮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开始专门做真题的,但是我建议大家还是边看视频边做题,尽量跟上看视频的速度,因为后面专门做真题的话很多知识点又忘了,边学边做比较有效率。最后,第一轮的书推荐用各个老师和机构配套的教材,练习题最好用与第一轮同步的练习,一般都是按照章节编排的。
第一轮以理解为重心,老师能帮我们梳理体系、讲解法条和制度的缘由,认真听这些,对后面背诵环节有很大帮助,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比死记硬背轻松得多。
(二)第二轮:视频+刷题+记忆(7月初-8月中旬,除民刑外大约四天一科)
首先,第二轮除了跟视频也要坚持同步刷题,我觉得第一轮的真题书讲得最详细,所以推荐第二轮重刷一遍。其次,第二轮要开始初步记忆,背诵版的书作为第二轮、第三轮甚至第四轮的材料,有些人主张每一轮都更换材料,但我建议同一材料坚持到底,其他材料中有不同之处可以补充在相关知识点旁边。
就我个人而言,第二轮开始调整作息,一般是早上六点起床,开始背背诵版讲义两个小时,然后看视频到中午11点,午休,下午两点继续看视频或者背诵,晚上刷题。自己安排好时间,推荐大家在日历上做好记号,几天完成一门法律,严格按照时间表,
(三)第三轮:记忆+刷题(8月下旬-9月初)
首先,背诵材料建议不要更换,关于背诵有几点建议:第一,刑诉民诉不要对比着背;第二,第二轮跟视频有利于记忆,老师在视频里会编一些口诀帮助你记忆,不要直接看书背;第三,背诵的时候我会按照老师讲解的话自己再重述一遍,感觉这样比一遍遍朗诵有效;第四,建议按照体系背诵,就是在脑海里为每一个章节构建一个“大括号式”的体系图;第五,根据多年文科学习经验,可以记忆每一个知识点在一本书的大概位置,当然不是让你特意记忆这些,但这些细节在你想不起知识点时会跳出来提醒你。
其次,第三轮刷题以拓扑真题为材料,开始做按年编的题目,慢慢开始熟悉试卷的编排和顺序,加快自己做题的速度。关于做题有几点建议:第一,建议刷题只刷历年真题,不做押题,不仅难到打击自尊心,而且并无用处;第二,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可以开始练习卷四,当然这是去年的经验,今年经过改革,应当根据考试时间另外安排。
其他
很多人都会纠结司考和考研会不会有所冲突,个人认为两者完全是可以兼顾的,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是在一年内通过两个考试。司考过后,掌握了各科的知识系统对于法综考试有很大帮助的;而对于诉讼法专业课的考试来说,司考复习过程中老师教的口诀以及帮我们梳理的体系在准备初试过程中仍旧会用到,因此司考对于考研是有助益的,这种助益不会直接以考点重叠这样的形式体现,但知识体系是重叠的,所以不用对于这个问题过分纠结。如果是很早就决定考研的同学,还可以6月份之前每天花点时间准备英语和□□,可以减轻后期的压力。
华政诉讼法考研经验
—— 初试390,专业课134,同时过司考经验
写在前面
先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是华政本校的,去年一次通过司考和考研,司考是428分,考研初试成绩是390分(其中专业科134法综114□□65英语77)。复习时间从3月份持续到12月份。虽说是经验贴,但是学习是没有万能套路的,都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说我是在司考结束后临时起意要考研,九月份司考结束前都没有花时间准备考研,之后的复习也就比较紧张,所以下面的建议大家视情况参考。
一、司考篇
各科老师
刑法:刘凤科;民法:钟秀勇;刑诉:左宁;民诉:戴鹏;行政法:徐金桂;商经:鄢梦萱;三国法:杨帆;理论:白斌;卷四:杜洪波
复习安排
(一)第一轮:视频+刷题(3月-7月初)
首先,第一轮要稳扎稳打,特别是刑法和民法,即使二战也不能放松这两门大部头。其次,我第一轮并没有边跟视频边做真题,是在第一轮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开始专门做真题的,但是我建议大家还是边看视频边做题,尽量跟上看视频的速度,因为后面专门做真题的话很多知识点又忘了,边学边做比较有效率。最后,第一轮的书推荐用各个老师和机构配套的教材,练习题最好用与第一轮同步的练习,一般都是按照章节编排的。
第一轮以理解为重心,老师能帮我们梳理体系、讲解法条和制度的缘由,认真听这些,对后面背诵环节有很大帮助,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比死记硬背轻松得多。
(二)第二轮:视频+刷题+记忆(7月初-8月中旬,除民刑外大约四天一科)
首先,第二轮除了跟视频也要坚持同步刷题,我觉得第一轮的真题书讲得最详细,所以推荐第二轮重刷一遍。其次,第二轮要开始初步记忆,背诵版的书作为第二轮、第三轮甚至第四轮的材料,有些人主张每一轮都更换材料,但我建议同一材料坚持到底,其他材料中有不同之处可以补充在相关知识点旁边。
就我个人而言,第二轮开始调整作息,一般是早上六点起床,开始背背诵版讲义两个小时,然后看视频到中午11点,午休,下午两点继续看视频或者背诵,晚上刷题。自己安排好时间,推荐大家在日历上做好记号,几天完成一门法律,严格按照时间表,
(三)第三轮:记忆+刷题(8月下旬-9月初)
首先,背诵材料建议不要更换,关于背诵有几点建议:第一,刑诉民诉不要对比着背;第二,第二轮跟视频有利于记忆,老师在视频里会编一些口诀帮助你记忆,不要直接看书背;第三,背诵的时候我会按照老师讲解的话自己再重述一遍,感觉这样比一遍遍朗诵有效;第四,建议按照体系背诵,就是在脑海里为每一个章节构建一个“大括号式”的体系图;第五,根据多年文科学习经验,可以记忆每一个知识点在一本书的大概位置,当然不是让你特意记忆这些,但这些细节在你想不起知识点时会跳出来提醒你。
其次,第三轮刷题以拓扑真题为材料,开始做按年编的题目,慢慢开始熟悉试卷的编排和顺序,加快自己做题的速度。关于做题有几点建议:第一,建议刷题只刷历年真题,不做押题,不仅难到打击自尊心,而且并无用处;第二,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可以开始练习卷四,当然这是去年的经验,今年经过改革,应当根据考试时间另外安排。
其他
很多人都会纠结司考和考研会不会有所冲突,个人认为两者完全是可以兼顾的,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是在一年内通过两个考试。司考过后,掌握了各科的知识系统对于法综考试有很大帮助的;而对于诉讼法专业课的考试来说,司考复习过程中老师教的口诀以及帮我们梳理的体系在准备初试过程中仍旧会用到,因此司考对于考研是有助益的,这种助益不会直接以考点重叠这样的形式体现,但知识体系是重叠的,所以不用对于这个问题过分纠结。如果是很早就决定考研的同学,还可以6月份之前每天花点时间准备英语和□□,可以减轻后期的压力。
2018/9/12 8:59:03
3楼
复习安排
(一)第一轮:理解+刷题(10.8-11.22左右)
国庆之后每天的作息大致是:早上7点-11点,下午2点-5点,早上四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用来背英语单词,两个半小时复习法综;下午四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左右背□□/做真题,两个半小时复习诉讼法。晚上做题:做英语阅读,第一轮阅读做的慢是正常的,我一般每天自己做两道阅读加翻译/完型,又或者每天做四道阅读。做法综和专业课真题,我没有每天做一份,也就第一轮前期时间充裕的时候做了三四套,了解一下考研的题型和框架。
法综:刚开始有点难熬,因为考研与司考的准备方式不同,不仅要理解知识点,而且要懂得写下来,所以记忆的内容大大增加,第一轮的法综我没有背诵,按照震川学长学姐推荐的科目顺序,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精讲笔记》。对比司考,有些理论不同的地方需要着重理解,特别是刑法总论,我会根据《精讲笔记》自己画知识体系图,加深印象。法综内容很多,如果怕控制不好时间,可以像我一样掐页数,每天固定要读完几页才可以休息。
诉讼法:刑诉和民诉这两门,我复习得更细致一些,会对照着两本课本看《精讲笔记》,并手动补充一些笔记上没有的内容,保证第一轮能够全面涵盖所有教材要求的知识点。诉讼法本来就是很繁琐细致的部门法,但是只要足够耐心仔细,其实是性价比最高的两门,不仅是专业科目,而且法综也会考。
英语:考研初试的英语,重点就在阅读理解。我从10月份开始,每天都会刷历年的阅读题,我做题的习惯就是先看选项再做题,做题的时候圈陌生的单词,做完之后订正然后把单词抄出来第二天早上背,第一轮中期开始我就没有再专门背单词书,只背自己抄的单词。另外,我每次做题都会掐表和统计错题,这样第二轮第三轮刷题可以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并有助于提高做题速度。
□□:第一轮我我就大概地看了一遍风中劲草,每天做肖秀荣的1000题,第二天再看一遍错题。我□□考得不好,大概就是因为没有系统地学和背,直接就从刷题、背题着手,大家引以为戒哦。
复习安排
(一)第一轮:理解+刷题(10.8-11.22左右)
国庆之后每天的作息大致是:早上7点-11点,下午2点-5点,早上四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用来背英语单词,两个半小时复习法综;下午四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左右背□□/做真题,两个半小时复习诉讼法。晚上做题:做英语阅读,第一轮阅读做的慢是正常的,我一般每天自己做两道阅读加翻译/完型,又或者每天做四道阅读。做法综和专业课真题,我没有每天做一份,也就第一轮前期时间充裕的时候做了三四套,了解一下考研的题型和框架。
法综:刚开始有点难熬,因为考研与司考的准备方式不同,不仅要理解知识点,而且要懂得写下来,所以记忆的内容大大增加,第一轮的法综我没有背诵,按照震川学长学姐推荐的科目顺序,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精讲笔记》。对比司考,有些理论不同的地方需要着重理解,特别是刑法总论,我会根据《精讲笔记》自己画知识体系图,加深印象。法综内容很多,如果怕控制不好时间,可以像我一样掐页数,每天固定要读完几页才可以休息。
诉讼法:刑诉和民诉这两门,我复习得更细致一些,会对照着两本课本看《精讲笔记》,并手动补充一些笔记上没有的内容,保证第一轮能够全面涵盖所有教材要求的知识点。诉讼法本来就是很繁琐细致的部门法,但是只要足够耐心仔细,其实是性价比最高的两门,不仅是专业科目,而且法综也会考。
英语:考研初试的英语,重点就在阅读理解。我从10月份开始,每天都会刷历年的阅读题,我做题的习惯就是先看选项再做题,做题的时候圈陌生的单词,做完之后订正然后把单词抄出来第二天早上背,第一轮中期开始我就没有再专门背单词书,只背自己抄的单词。另外,我每次做题都会掐表和统计错题,这样第二轮第三轮刷题可以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并有助于提高做题速度。
□□:第一轮我我就大概地看了一遍风中劲草,每天做肖秀荣的1000题,第二天再看一遍错题。我□□考得不好,大概就是因为没有系统地学和背,直接就从刷题、背题着手,大家引以为戒哦。
2018/9/12 11:30:37